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> 第218章 又一熟人走了(1/7)

第218章 又一熟人走了(1/7)

    回到内阁。

    杨轩就和朱高炽等人开了个小会,统一了一下思想,确定了一下大致的章程。

    接着便开始召集户部尚书夏原吉与兵部尚书赵羾(gOng)议事。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出征,要做的准备非常多,粮草辎重的筹集,军械的储备,还有军队的调集。

    从什么地方调集军队,调动多少不会影响当地的稳定等等一系列问题。

    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。

    好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大家也都有经验。

    而且这一次的军粮当中,夏原吉还打算把土豆、红薯、玉米加入进去。

    数量不多,算是一种新的尝试。

    这三种粮食,非常适合北方种植,产量也不低,若是可以作为新的军粮,那么就可以减轻对南方粮食的依赖。

    土豆和红薯的保质期短,这是最大的缺点。

    针对这个问题,有人提出将其切成片,晒干,如此,重量减轻,方便运输。

    还有人提议晒干后磨成粉。

    这些,都在尝试之中。

    杨轩听到夏原吉的打算,也没有反对。

    既然都是粮食,为什么不能作为军粮呢?

    当然,这都是给普通士卒吃的,如三大营这样的精锐,他们吃的军粮与普通将士不同。

    他们的军粮是用大米蒸熟后,再在太阳下经过暴晒而成。

    食用时,用水一煮就好。

    类似于方便面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盐块,酱菜。

    类似于后世志愿军食用的炒面也有,将面粉炒熟,食用简单,便于携带。

    在古代行军打仗中,这种程度的军粮,已经堪称丰富了。

    (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,真实情况比这还要丰富。)

    连续小半个月的时间,杨轩的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安排。

    一道道命令,一张张兵部发出的调令,迅速出了京师。

    从调令到达地方,再集结军队,开赴京师。

    杨轩他们估计了一下,现在的时间非常充裕,开春之前,五十万大军可以全部集结在京师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忙完这摊子事,杨轩处理完今日的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