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历史军事> 乱世边军一小卒> 第279章 李金刚的应对(1/4)

第279章 李金刚的应对(1/4)

    杨定国从开完永昌帝的内阁会议,走马上任督师,主持对关内道叛军李金刚的镇压之战,他就留意起赵暮云这支军队。

    不仅是之前范南的提醒,还是这段时间赵暮云战绩的耀眼,杨定国对赵暮云有了不同的看法。

    自从赵暮云出道以来,与鞑子的多次作战,未尝败绩,足以可见其在用兵方面的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杨定国也从其他途径窥之一二,特别是赵暮云军队使用的弓箭和武器,格外不一样。

    而赵暮云士兵的战斗素养和顽强作战精神,纵观整个大胤军队,是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并且,赵暮云在军饷方面,更是能自给自足,根本不需要朝廷的拨款。

    甚至连河东道的裴伦,因与赵暮云有合作,也是不仰仗兵部军饷鼻息。

    现在,赵暮云的战略眼光已经不在于他的边境七个州府,更是放眼整个朝廷的平叛战局。

    不过,杨定国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起来。

    像赵暮云这种不受朝廷军饷粮草制衡的军队,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。

    万一朝廷某天对他的掌控不到位,那便是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军人拥兵自立,在大胤王朝的历史上,并不是没有发生过。

    作为士大夫阶层出身的杨定国,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,他会坚决给予打击,毫不留情。

    “茂生,你见到赵暮云,传达我的军令,他有何反应?或者说,他提出什么要求?”

    杨定国急忙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大人,赵暮云拿下夏州,俘虏上万叛军,粮草极度欠缺。他希望大人能及时调拨军饷和粮草给他。”

    拿了钱,自然要替人说话。

    谢茂生当即向杨定国说明赵暮云强烈要求朝廷给他军饷和粮草。

    “他和裴伦不是不需要朝廷给他们粮草和军饷吗?”

    杨定国一愣。

    裴伦与朝廷达成共识。

    河东道不要朝廷的钱粮,河东道自己搞盐养兵马。

    而河东道的细盐除了卖给鞑子血赚之外,不许销往京城以东、以南的区域。

    “赵校尉说夏州叛军的存粮不多,饥民遍地,他得拿出大量的钱粮安民。而且在收复夏州战斗中,士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