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妙笔文学> 其他类型> 秦时小说家> 第791章 国力水准(1/5)

第791章 国力水准(1/5)

    “十万金!”



    听到这个数字,周清也是不自觉的微微一怔。



    近年来,虽然关中富庶,巴蜀两郡也没有大的灾祸,故而,国府内的收入逐渐增多,年初大田令在朝会上曾言,去岁一共收入一亿一千万石粮食。



    就算是有其余的财货,也是换算成粮食水准。



    按照现在的钱币价值,一金等于二十四铢,一石粮食的价值大概在两百铢上下,故而,算起来,整个国府内的粮食价值在九百万金上下。



    很多吗?



    真不多。



    蓝田大营现在仅仅是训练状态,一年都要花费五十万金以上,再加上关外大营、九原大营,都属于国府直接统辖的,加起来三大营每一年花费都在一百万以上的。



    若是真的进入战争阶段,那可就真的要倍增了。



    再加上如今主掌经济大事的为郑国,现在正在关中大兴水利,在秦国各大郡县部署农事,每年的花费都是数百万金。



    还有行人署这几年的花费,每年对于山东诸国的投入也是数十万金的,那些都是必须的。



    还有对于国府官员、各大郡县官员的每岁所得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

    如此,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,任何超过一万金以上的之处,都堪为大支出了,一个护国学宫占据十万金,周清甚至能够想象到郑国的神色。



    “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。”



    思忖诸般,周清颇为感叹。



    “好在,学宫如今走上正轨,接下来的开支逐渐归于平稳,就算多,也多不太多了。”



    作为当年位列上将军之位的桓齮,也是知晓十万金是一个什么价值,那是可以武装起一只十万大军的财力,如今,仅仅是落在了学宫之内。



    “开支逐渐归于平稳可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

    “学宫虽然开销的厉害,但学宫内也不是没有能力创造财物,以军器院堂为例,日后可以传语秦国各大军营,如果有专门的武器需求,可以花钱托军器院堂研制。”



    “而秦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